杂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 >> 在线文学旧栏目 >> 杂文 >> 正文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

来源:文学院在线作者:14级 孙承成
时间:2016-09-16 13:36:33点击:

    荀子说过“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于是荀子被视为我国最早的“语言是约定俗成的”这一说法的推崇者,至今这一说法也是备受推崇。闻得宁春岩老师对这一看法不甚赞同,我也想看看宁春岩老师是如何看待“语言的形成”这个问题的,于是便阅读了《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吗》这一文。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产生了很多疑问和看法。

    首先,宁春岩老师否定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反驳这一观点时所用的方法是证明人类语言不是任意的,是有限制的。暂且不说老师下文对这个论点进行的论证是否有理有据,单说这个论点,我想老师大抵是错误地理解了“任意性”。语言的约定性,意思是语言和语言所指之间的关系是完全任意的,是一种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比如莎士比亚说过的“玫瑰即使换了一个名字,她也依然芬芳…… ”这个意思是“玫瑰”二字和本身之间的关系是约定是,是任意的。然而老师所论证的任意性,似乎更侧重一种的规则。由此,我不能很好地将老师所反驳的论点理解作语言不是约定俗成的理由。

    其次,老师从多个方面论证了语言是有限制的。第一是语音,所谓语音方面的限制,老师用七个音符的限制来作了理据。这个限制在我的理解看来,无非是在我们人类能够“发声”的范围之内。我们人类在创造语言的语音时,难道会约定一些我们无法发出的音吗?在这个发声范围之内来约定俗成,也不能说是错误的。第二是语法,我认为语法这种概念性的东西是在语言形成后才发现的。就比如我们学习自己的母语,小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汉语,和其他人交流,但他不一定懂得汉语语法具体的规则。与其说是语法方面的限制,不如说是蕴含在语言深处一种内在、不自觉(不被人们所察觉)的规律。第三是词汇,说说近现代增加的词汇量,比如“电视”、“电脑”、“手机”,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当这件物品第一次产生的时候,那个发明者称呼它为什么,它大概就是什么了,因为发明者所提出的词语会被大众所接纳,从而形成一种约定俗成。

    我认为反驳一种观点最好的方法,是提出自己新的观点,然而我从宁春岩老师的文章只看到了他对这个说法“分条有据”地进行了否定,而没有看到老师的观点。如果语言如老师所说不是约定俗成的,那是怎么形成的呢?

(责任编辑 赵倩)

上一条:给未来的我

下一条:致美丽的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