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 >> 在线文学旧栏目 >> 杂文 >> 正文

清泉如虹

来源:文学院在线作者:14级 喻塞琼
时间:2017-04-28 20:23:13点击:

    《阿甘正传》里说,人生是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在我看来,人生所拥有的不仅是任人挑选的未知,它还有漫长跋涉后的艰辛、踽踽独行的孤独。在途中,我们都是匆忙的旅人,在满是灰尘的空气中渴望与他人相遇,渴望内心深处的自我得以重见天日,一次次犹疑不前,一次次徘徊逡巡。忽然在我们以为暗无天日的四周燃起了点点星火,一次次轻盈浮动,一次次光彩照人。我们惊喜向前走去,发现那光芒似在指引前路,一次次坚定步伐,一次次勇往直前。

    在我的年少无知的青葱岁月,我曾无数次幻想漫步未名湖,仰望博雅塔的生活,一次次想起,一次次热泪盈眶,“PKU”三个字母带给我的不仅是一种向往和追求,更是一种感动。从五四风雨渐起到战时烽烟弥漫,北大学子代表的不仅是一种求知向学的渴望,更代表着独立知识分子的立场与坚守,我感动于他们的铮铮傲骨,他们的不屈脊梁。当战争的气息逐渐褪去,严谨治学、踏实求学的风气让众多学子在这里成长,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我感动于他们的专心治学,他们的心怀天下。我在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与渴望中成长,无数次叹息,无数次遗憾,无数次失声痛哭——从北京到长沙,相隔不仅几千米的空间距离,更是我心中跨不过的鸿沟。直到我在这岳麓山下、湘水之滨的大学城,在寂静无声的书本世界中任情谈话,在精彩绝伦的课堂上肆意吸收,在气氛活跃的讲座中专心致志,我方明白,知识和学术没有界限,它们未因我留在了长沙而放弃我,我亦未曾抛弃过它们。

    中文系实在不算是 “实用”的学科,但我们却实在学得很开心,得以与文学相遇,得以与爱相容,让我接触到了许许多多更加美好的事物。终有一天我们费尽心思记下的那些填空选择、简答论述会淡出我们的记忆,但是这些得以相遇的事物带给我们精神上的震撼和思考却会长久影响我们,无论是一本好书,一场讲座,一位恩师,或是某个带着爱和鼓励的眼神,它们像心中的一汪清泉,缓缓流动又润物无声;又像天边的一弯彩虹,绚烂夺目又给人自得。

    仔细想来,我的生活中是充满着感动和满足的,在放学的下午走回江边,看着天地空旷,内心自在;或者是夜晚和朋友从图书馆走回天马时那种月下漫谈,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感动。尽管这些都只是一些小事,但因为时常被这些甚至微不足道的感动包围,所以尽管有苦难、挫折、伤心和难过,我眼中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地展现着它的美好和温柔。

    也许我们经历有限,视野狭小,也许我们有偏见成见甚至误解,在不言不语的书中,我们却能找到自己的知己,就像伤心时默默陪在身边的朋友,不需要声音表达也知道你们心意相通。若仔细品尝,会发现有的书像一杯香茗,暖暖的气流,淡淡的芳香;有的书像一瓶醇酒,乍看毫不出奇,细品香郁纯正;有的书是一汪清泉,寂静无声,又清澈动人,如《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为期一生的爱,《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厉夫那奔涌的情感,川端康成的书中那种对世界的细腻感受,或者是《我的爸爸叫焦尼》中那种温暖的亲情。在二维的书籍中我们发现了辽阔浩瀚的宇宙,在充满异域风情的风景中和别人对话,在大笑或痛哭中慢慢明白了“人生”的含义,更懂“爱”之珍贵与美好。

    在书本之外、生活之中,在坚硬的大学讲台,立在上面的灵魂却如此善良通透。他们教我们懂得尊严、优雅和快乐的重要意义,教我们更智慧地处理个人与时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教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爱。 “我们所走过的路虽然弯弯曲曲,却从未偏离寄寓着我们的梦想的那个方向。我常常对我的孩子说,眼睛看着哪里,我们就走到哪里。”在大三上学期最后一次比较文学课上,李红叶老师这么对我们说。明明在比较文学的课堂上多次领略老师的生动风采、感受无限多的感动,听到这段话时我依旧像一块浸润在水中的海绵,因为懂得了它的美好而更想靠近它,拥抱它。不拘泥于狭小的课堂,更强调为人生和为本心,积极地引导学生思考拓展视野,尊重和理解学生的观点,不用自己的思维去强制要求别人,这是我对李红叶老师比较文学课程的认识。而在这门课上,我启迪最深的,就是老师一再强调的:比较文学首先是一种观念、一种眼光、一种视野——站在宏观的观照世界,尽量地排除自我偏见,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平等的文学对话,完成互识、互鉴、互补。而这样一种方法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同样适用。

    在课堂之外、生活之中,在聆听过的每一次讲座中,面对文学经典,学者们神采奕奕,激情飞扬;不同人物的不同观点相互碰撞,有交流的喜悦,有智慧的火花。著名作家韩少功以自我体会来解读文学经典的形成与阅读,红学大家胡文彬以《红楼梦》为例告诉我们如何阅读经典,陕西师大文学院院长张新科向我们讲述《史记》何以成为文学经典。在我听过的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讲座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北大中文系陈平原老师说的那句“如何兼及自信与自省,警惕因自大而走向另一种自我封闭,是当下读书人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及周仁政老师说的“我们现在有一个遗憾:还没有建筑自己的精神支柱,中国人还没有自己的信仰。我们读书人期待有一个市场,在这个市场里有类似于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繁荣精神思想,也有可供普通人选择的思想精神支柱”。在他们的话中,我看到的不仅是作为一个老师的殷切教导,更是作为一个学者的深沉思考。他们坐在一方狭小的书房之中,自愿做那痛苦的启蒙者,用思想和笔触沟通广阔世界,将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带给更多的人。

    五四运动胜利六年后,鲁迅先生在《希望》中引用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在他心中,尽管唯有黑暗和虚无才是实有的,却依旧坚持要用迟暮的身体去肉搏那空虚中的暗夜。而对于一个近百年后的读者我来说,从那段黑暗反抗的历史中我看到的是鲁迅先生口中、手中和心中的反抗黑暗与绝望的光芒,犹如夏日森林中的点点萤火,那微弱的光芒虽然小且缥缈,却依旧给那黑暗一丝震慑。而这份难能可贵的坚持的光芒,对于当下的社会依旧值得学习和坚持。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在最美好的年华中我们得以与知识相遇,与爱相遇,才更懂“心无旁骛,求知问学”的珍贵。带着这份爱和感动继续往前,眼睛看着哪里,我们就走到哪里,让知识和爱传播到更远的天地。

上一条:愿你的“青春”轰然到来

下一条:阅读,21世纪的全民马拉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