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评论 >> 正文

浅析《茶馆》次要人物反映社会“变”与“不变”

来源:作者:21级 苏旭辉
时间:2024-06-16 20:12:43点击:

《茶馆》是作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一部历史题材剧。该剧为三幕剧,分别以戊戌变法失败、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胜利后新中国成立前夕为背景,以茶馆为叙事空间,展现了旧中国五十年间的三个时代。《茶馆》出现的人物众多,通常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茶馆老板王利发、实业家秦仲义、常四爷和松二爷这些贯穿全剧的主要人物,他们历经沧桑、饱受社会困难,是苦难时代的见证者与倾诉者;第二类是买卖少女的刘麻子、算命大师唐铁嘴、特务宋恩子和吴祥子等子承父业的人,他们混迹于社会之中,干着各自的营生,得到了或喜或悲的结局,亦是此话剧观照社会样貌、人生百态的重要人物;第三类是作者根据情节需要设置的一些形貌不明的小人物。主要人物是作者倾力刻画的,他们性格丰富,命运多舛,身上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是本剧的重中之重,而次要人物也以其形象、故事向读者再现了三个时代的社会百态,对本剧亦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下面笔者将分析本剧的次要人物以此解读《茶馆》当时时代的“变”与“不变”。

一、“子承父业”形象——时代变中的不变

先说最先出场的唐铁嘴,他是一个抽大烟的算命先生。第一幕中描写不多,但对他的描写可以看得出他是一个谄媚、不着调的人,不招人待见、生活困苦,符合人物身份。而第二幕中他却因乱世而过得更好——乱世人们漂泊无定更信算命之术,他穿上绸衣,改抽白面却依旧拖欠茶钱。到了第三幕由她的儿子小唐铁嘴上场,他继承了他父亲的一切——职业和性格,在抗战胜利后却过得如鱼得水。

再说特务吴恩子、吴祥子,第一幕中他们服务于落后清政府统治,因常四爷说“大清国要完”将其逮捕走,他们看似是衙门的差役,实际是维护清王朝衰颓的统治。他们虽表现得十分强硬,但实际已是外强中干,只能用暴力的手段管控底层百姓的言行。第二幕中他们展现了特务搜刮百姓的本色,他想尽办法收王利发茶馆的保护费,看见逃兵在和刘麻子进行交易,便以大洋为代价否则要把逃兵抓走。第三幕中他们仍然干着这样暴力的营生,同为特务的小二德子甚至以打学生教员赚银元。

最后说依靠说媒拉纤、拐卖人口赚钱的刘麻子,干着最罪恶的事情却是生活得最滋润的人,他崇洋媚外,周旋与底层苦难群众与有权有势人之间,在第一幕中,他只用十两银子买走了底层农民康六的女儿康顺,却以二百两的价格卖给有权有势的庞太监作老婆。他这人唯利是图,嘴脸可恶。在第二幕里,对刘麻子的描写集中在逃兵兄弟想要从刘麻子手里买一个媳妇的情节,分析刘麻子的话,他对两人共买一个媳妇的事并未表现出过多震惊,而是一直在问他们有多少“现大洋”,将人物只看利益的特征展现无遗。最后刘麻子这单生意也未能做成——他被特务以逃兵的名义处置了。第三幕中的小刘麻子依旧干着父亲的营生——买卖女招待,甚至联系权势要开一家大“托拉斯”,把买卖姑娘做成大规模体系化的公司,他想霸占茶馆来实践,罪恶的人却扩大自己的事业,而王利发兢兢业业、跟着形势不断更改茶馆却经营惨淡、受尽剥削,对比鲜明。这也是王利发自杀的原因之一。

有人评论称贯穿于整部剧的这三类角色皆子承父业、毫无改变,是不切实际的形象。但这符合了艺术上的真实,他们实际上已经抽象成了一个个符号,超越了其形象本身,他们象征的是当时社会不同的生存方式,再现了当时社会不同程度的阴暗面。五十年来,特务从抓捕汉奸、控制人民言行到抓捕学生、镇压人民暴动,剧本以茶馆为叙述空间,但这潜在的叙述空间——社会仿佛永远是暴动混乱的,来往的人永远慌慌张张说着“不太平”,特务永远趾高气扬随意抓捕。五十年,发生了多少改革、战争,好像有什么改变了,但实际上,百姓的生活还是处于水深火热中,没有片刻安宁,百姓的生存空间充斥的是未知与黑暗。再说算命与人贩子,如果说特务象征着百姓苦难的制造者,那么算命和卖儿鬻女则是苦难的出路,只是这出路是中国人民的悲哀,五十年,一些最落后、最丑恶的东西仍然保存着,而且有着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事这些丑陋事业的人生活得越来越好。尤其是刘麻子这条线,特权阶层一换再换,但是他们的欲望永远在涌动,因此借他们欲望生存的刘麻子这类人的生活永远是滋润的。从买卖妇女到成立“托拉斯”,看似是“变”,实际还是不变,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国民的劣根性不变,他们根深蒂固。

二、渐渐没落的手艺人和一闪而过的革命者——时代的“变”

再说到第三幕才出现的大厨明师傅、评书先生邹福远和他的师弟卫福喜。剧中邹福远倾诉自己一晚上评书却卖不上座,卫福喜骂道自己唱一出戏挣不了三个饼钱,二人靠着精炼的传统艺术却比不过流行歌曲,直言道“咱们这些玩艺儿,再过几年都得失传!……这年头就是年头,正经东西全得连根儿烂!”。而“能办一二百桌满汉全席”的大厨明师傅也沦落到去到监狱里“蒸窝窝头”。这些中华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在新旧转变的时代依赖手艺却找不到生存的希望,这些手艺只落得“失传”的结局,而对比前文投机取巧、巧言令色的唐铁嘴,依靠暴力剥削他人的特务等人却能活得风生水起,这是时代的“变”,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需要深思:为什么我们民族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却不受重视,一些歪门邪道、不入流的东西却越来越流行?

老舍关注到了底层人民的苦难,揭露时代的悲哀,极富悲剧意味。同时他也在剧本里留下了希望,那个到第三幕已长成的康大力和只在比别人嘴里提到过的二拴子,他们是在社会毫无希望时出走寻找民族出路的人,他们在剧中的形象是模糊的,他们的出走是斩断过去、彻底地出走,对比这压抑、邪正颠倒的社会,他们的行动充满着希望,他们象征着中国的新生力量,这是不同于“被埋葬的三个时代”的另一个时代的先声。

本剧人物众多,但任何一个人物都不是作者随意安排的,本文简析剧本中的一些次要人物可以看到气背后蕴藏的人物内涵、社会现状,对我们透过文本去了解当时社会状况,感受底层百姓的苦难生活,思考此背后的深层原因都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贾玉红.论《茶馆》人物类型化创造[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7):164-165.

[2]李春苗. 老舍《茶馆》中的人物形象谱系探析[D].青岛大学,2020.DOI:10.27262/d.cnki.gqdau.2020.001806.

(一审编辑:蒋鑫)

(二审编辑:袁媛)

上一条:王小波杂文:自由之思,成自由之文

下一条:《现实一种》:一种无意识无理的“现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