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不迷茫,我相信这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不仅仅是一本书或一部电影的名字,也是不争的事实。谁没有在百日誓师大会上庄严宣誓?谁没有顶住压力走过独木桥?谁,没有在踏入大学的那一刹那,感到怅然若失?
高中时,老师告诫我们:“一考定终身。”家长常激励我们:“现在辛苦一点,以后到了大学你们就自由了!”于是当我们面对密密麻麻的公式,堆叠成山的试题,背不尽的资料时,总是咬着牙、含着泪地安慰自己,鼓励自己看向那充满自由和欢乐的大学,以此重燃奋斗的焰火,找回努力的理由。那个时候,我们总能找到努力的方向:大学,就是唯一的目标。
可是,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到了大学之后应当如何。走进大学之后,一直追逐的目标如断线的风筝,匿进了广阔的天空。天空如此辽阔,容得了大鹏自由翱翔,也纳得了小雀展翅高飞,而很多人却在看见天空时陷入了迷茫。在自由的大学,我们失去了严谨的课堂气氛,失去了固定的教室,失去了作业和小测……..我们似乎一夜之间便失去了所有限制的枷锁,不管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去接受。大学之所以解下学习的镣铐,之所以自由,是因为大学希望我们能够按自己的意愿去绘制未来的蓝图,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成就梦想的道路。上大学恰好是我们在我们最美好的年华,这绝非偶然,因为这里是我们我们踏入社会的台阶,一个重要的起点。可是在这个一直被渲染为伊甸园的自由世界中,有多少人还没从考上名牌大学的优越感中清醒,有多少人在鸡零狗碎的杂事中奔忙而无法抽身,有多少人在纷杂的选择中徘徊不定至于迷失,有多少人毫不在乎的把最美好的青春葬送在被窝里…….自由,有时反而使我们迷茫,因为我们失去了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
要如何才能找回迷失的目标?周灿老师在团课上提及的一个学姐的经历,给了我新的启迪。
那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学姐,一开始的她也不知道未来应该何去何从,也在保研考研和就业中有过迷茫。大二时为了取得当代文学的满分成绩,她着手进行对诗人北岛的研究。在这期间,她发现研究竟是如此的无常,平静的文学研究险象环生,自己的每一点进展,都可能会被学术前沿的论文推翻。一个学期下来,她爆瘦了20斤。她开始意识到,或许研究生并不适合自己,加之新的保研政策让她保到好学校的可能性降低。在好友的开导下,她逐渐明晰了自己的目标,专心准备就业。所以大三时,当其他人都还在纠结时,她在笑看云卷云舒。
如今的社会世态炎凉,很多的人开始畏惧毕业,畏惧就业,于是就去考研,希望以延续学业的方式来逃避社会,完全不去考虑研究是否合适自己。这,或许也是研究生学术研究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吧。幸运的是,这位学姐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研究并不适合自己,慢慢找到了自己应该有的目标。
人生的姿态百端,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谈何容易,因此迷茫难以避免。可是自由的大学里机会众多,为何不去利用这自由,尝试着去抓住机会呢?自由,让我们迷茫,不知前路,但自由亦让我们无所畏惧,勇敢尝试。或许在某次不经意的尝试中,你就能找到最好的自己。
(一审责任编辑:杨清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