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文学 >> 散文 >> 正文

看长河,浪花朵朵

来源:文学院在线作者:19级唐曦
时间:2020-04-30 01:09:33点击:

一.写完是杰作,未尽却造就长河。

那年,湘西的橘子又丰收了。橘香清甜,满树金黄。

橘园主人叫滕长顺,他的小女儿夭夭,外号“黑中俏”,美丽灵动,像一颗迎着清爽山风,沐浴温暖阳光,汲取天地精华而生长的黑珍珠。她比《边城》里的翠翠要幸运,健康勇敢,家境殷实,有意中人,还有许多亲人相伴。

但正如书中不只一次着意渲染的浓浓秋意那样,夭夭本该如初秋般灿烂的灿烂的人生,也有了淡淡的隐忧与哀愁——

“新生活”来了,新来的保安队长看中了长顺的橘子,准备讹诈来发一笔财。饱经世事的长顺没有中计,生气的队长在回家途中看到可爱的夭夭,动了心。

故事到这里便戛然而止,作为沈从文先生最后的一部小说,《长河》仅仅完成了不到半部。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余生埋首研究文物,再未动笔。黄永玉说:“《长河》如果写完,一定是一本可以媲美《战争与和平》的杰作。”

可我却喜欢这个没有结局的故事,它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而且细想,仅凭长顺和夭夭的努力,他们肯定无法战胜现实的洪流,花落之后夭夭的结局可能不比翠翠幸运。但在未完篇的《长河》中,夭夭却可以永远是那个天真烂漫的豆蔻少女。在时代变化的长河中,书中的湘西人民能一直都保持着如长河般奔腾不息,永不屈服的品格。

于是看完整本书,有担忧却并不悲戚,满脑子里都是老水手站在祠堂阶砌上的那段豪言壮语——“好风水,龙脉走了!要来你尽管来,我姓滕的什么都不怕!”

在我的眼中,那灰突突的山水也透出了一点明亮,洁净如宣纸,衬着淡如点墨的豪情和快意。

生活有时就像长河如海,任凭你刀舞得再凶猛也断不住一丝水流。如果可以,我宁愿沉醉在那个还没有被毁坏的梦里,至少那里的人们永远鲜活,给现实世界的我们留一束光,激励我们也要像长河般不惧艰险,踏平坎坷。

二.在《长河》中领略神秘湘西

说到湘西人,你的印象是什么?是“湘西土匪”般的彪悍野蛮,还是“翠翠”式的洁净灵透?这本《长河》能以更有层次的视角带你走进湘西的人民。在这里你会遇见野趣盎然的夭夭——如水汪汪的蜜橘淳朴皮实,却又甜得贴心。她“个子小小的,腿长长的,。眉眼秀拔而略带野性,心性天真而柔和”,是不是满足了你对湘西美女的所有幻想?而你也会看见其他的一些悲情女子群像——做童养媳的、留在家中做黄花闺女的、晚嫁失时或嫁后守寡的……她们也有各自的归宿,在时代变动的潮水中艰难生存。十一章《长河》,通过舒展的笔墨为你描绘了一幅更加真实的湘西子民图。夭夭、长顺、老水手、会长……这些人物全部都栩栩如生地屹立在《长河》里,通过一本书与湘西外的我们相遇。

小说的景物描写还依旧保持醇正的沈式风格。《长河》是在描述湘西的景致中叙述人情故事,景多事少,像一首充满闲适美感的散文诗。景物的细致描写带给人的震撼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小说情节戛然而止的遗憾。读完后闭上眼睛,你能看见湘西万千橘树成熟,丹朱明黄,橘子繁密如天上星子的盛景;听到河岸妓女着红衣唱官话小调,悲情与“哗哗”流水共鸣;仲夏花开,透白而娇小,一闻是薄荷香;浦市的社戏班子又来了,咿咿呀呀地唱着,祈求神灵庇佑。这条民俗的“长河”能像清泉一样擦拭读者急躁的心灵,让其宁静。在湘西,处处是桃花源,有悲事,时时都不曾怕。

思想上,沈从文对湘西的焦虑在这部书里显白很多。《长河》不只是散文诗的画卷,还可以听到时代的锣鼓、监察人性的洞府、生存的喜悦、毁灭的哀愁,从而映现历史的命运。它暴露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农民对政府的恐惧、小官小吏对民众巧取豪夺等等,更直白地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关照,也增加了整部书的深度,让其未尽的结局更加引人深思。夭夭的结局会美满吗?从城里回来的三黑子能不能保护他的妹妹?难道真如老水手所言“好人不会长寿,恶汉活千年,天下事难说”?这本《长河》真的让我对沈老刮目相看,原来他不只会写民俗,对灾难、黑暗的描写也轻车熟路。而这些更深层次的描写也将整本书的档次拔高,更加深刻。

不过我相信《长河》最能打动大家的的并不仅仅是人、景、情,更是作者试图表达的一种生活方式。买一块橘园,一栋房子,偶尔坐船下行,顺道做些小生意。累了倦了便带上家眷,驾船顺流而下,看看下面的世界。“灾难你尽管来,我什么也不怕,大不了重头来过。”

这种生活诗意到极致,可又太过于奢侈。

夜深了,合起书页,掖紧被子,微笑着枕着《长河》而眠。睡梦里,我们都可以成为夭夭,在自家橘园欢笑奔跑,在时代的洪流中依旧保持从容,银铃般的笑声穿过村庄,越过山梁,随着长河流向远方……

上一条:爱与离别

下一条:云中谁寄锦书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