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 >> 在线文学旧栏目 >> 游记 >> 正文

禅意灵通

来源:文学院在线作者:16级 何纯洁
时间:2016-10-26 21:22:01点击:

    灵通山位于漳州市柚县平和,年代悠久,但最看得出岁月更迭变化的当算是名字。它曾有名“大矾山”“大鹏山”“大枫山”“大峰山”,每个名字都有其渊源。而自明代黄道周为大峰岩题下”灵应感通”四个字后,人们始称大峰岩为灵通岩,把大峰山称之为灵通山。相较以往的朴实无华,“灵通”一词显得富于想象。“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名字只是一个代号,它自有它的灵韵,且在不同的人看来又是不同的感觉。

    和父母一起来过,几天的大雨过后,当时的路还是泥泞的,车走到一段距离就无法前进了,我们下车步行。登山最忌仰望,刀削般的石壁给人倾轧感,山峰上的险石摇摇欲坠,头顶石峰,眼前石壁,脚下石坎,都说灵通以险峰、奇石、清泉、飘云为四大特色,一眼便是二绝。佛说:“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但人多有野心,并不是所有人都清心寡欲,所以世人会浮躁,会妄动,周国平先生曾说“人的精神要有一个宁静的核心,所以有点信仰,哪怕只是体验大自然的怪石嶙峋或许就能多点敬畏”。

    我还记得在路上妈妈跟旁人在说“灵通岩佛祖很灵感啊。”或许比不上布达拉宫前一路匍匐叩首,但同行中很多人都有着诚心的虔诚,有着信仰带来的宁静。路上总能看到一些顶开石头的杂树,它们或许挣扎千年,才在这些冥顽的石头中展现出生命力,躺着、趴着、斜靠着,如佛如尼,如狮如虎,或隔山相望,或独自远眺,都能各自成景,共同架构却成了更奇妙的千年奇观!

     一路听得山谷之间泉响叮咚不绝,却不见水的来踪去处,仔细一看才在石丛的凹陷处发现一泓小潭,隐隐还有细小形如片石的娃娃鱼穿梭期间,粗看就像一块游石,不得不感叹万物自保的神奇。后来才知灵通七个主峰峡谷中,均有清泉从岩缝中渗出,汇成涓涓细流,在山谷中,石缝中蜿蜓穿行。有的清冽甘美,可饮可浴。且行且歇之间,山雨星星点点飘下,爸爸说,那“雨”是从石峰顶上流泻下来,在空中编织成珠帘,山风像美人玉手拨开帘幕,抛洒一片清凉。这便是灵通山独特的迎客方式,丝毫不逊色于黄山迎客松——石不语,但水似乎会传情。黄道周也曾称赞灵通山奇景“三十有六,一一与黄山相似,或有过之,而无不及”

    穿过珠帘,只见灵通岩的巨石拦腰掏出一块空地形成“岩廊”。山上峰岩奇秀,各有千秋,七峰十寺十八景,各领风骚。一个有历史的地方,一般都会有浪漫的传说,关于黄道周先生的“白龙滚水”“十八秀才”“猛虎坐骑”,连那个“靈”字的巨大石刻也传说是当地人请来的镇雷神符。我在山上看到一只鹰,被关在笼子里,配合着阴沉的天,它锐利的眼神颇有气势,但不清楚宿命,它是会被豢养,还是会被放生,而那样的眼神又不像是家养长大的。它看向远方的云雾,不看行人,只因我蹲在旁边打量它太久才得到它傲慢的一瞥。

    不知道是黄道周成就了灵通岩,还是灵通岩成就了黄道周。当年的黄道周,也曾站在这个高度吧,脚印不知可有重合,也会有“举手摩天可按,轻身挟日欲飞”的感觉吗?“僻在遐荒,舟车修阻”的灵通岩符合黄道周的刚硬品性,明王朝末期“势如累卵,四顾无人”之际,他振臂一呼,勇于抗击清军铁骑,一介文官却有勇者的胆识义举。而灵通山因为黄道周在此的苦读讲学多了更深的人文色彩。

    灵通山历史上有“灵通七贤”载入史册,明朝大学士黄道周,大理寺正卿陈扬美,太常寺少卿陈天定等人在入仕前都在此辟室读书。诸多先贤留下的摩崖石刻,在这得天独厚的风景中,仿佛轻轻触摸,就能感受到前人的风采。若能安静在此沉思,也很有一番禅意,佛能拈花微笑,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自然原本便是万物之源,悟道之本,总能让有心的人获得心灵的宁静。

    那么多人想去看看这个大世界,那么多人热衷旅行,其实不过为了多看一点,眼界开阔了,心灵也不会太狭隘,会敬畏大自然,而这这种敬畏,这种豁达,这种宁静,正是当代人所缺的。

    其实不必走太远,但是要看得远。

                                                                                                                                                                                     ( 一审责任编辑:丁小璇)

(二审责任编辑:刘子涵)

上一条:味蕾上的槟城

下一条:田园式艺术的放纵与归属 ——记崔岗艺术家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