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 >> 在线文学旧栏目 >> 杂文 >> 正文

【团委征文】清明

来源:原创作者:漆姝婷
时间:2013-03-08 15:31:00点击:

死亡的客观性在于它的无法避免与无可辩驳。死亡应当被尊重,而非羞耻或禁忌。我们常通过死后的影响来丈量一个人生命的厚度。一个人死了,但是这世上总有认识他的、爱他的人。他们悲恸、祭奠、怀念,会在失神的恍惚里重又看见他,然后脑海里排山倒海般涌起散落在记忆力的他的所有的好。他们打磨着旧时光,将回忆细细碾磨,化成粉末,和在清明时纷纷的细雨里,来年酿成一樽浓醇的杏花酒。昏黄的灯光下对窗小酌,念起那个人,一时喉中清冽的酒水竟辛辣的逼人掉下泪来。

那年清明,我们一家上山为外公扫墓,墓筑在高高的山上,幽闭荒凉。天空亮得发白,日光丛树冠得罅隙漏出,投下苍白的光斑。外婆穿着一袭黑色长裙,静默在墓前。风吹哀愁,扬起细密的哀伤,看她在风中静静地立着,纯粹而坚韧。大人们在忙着献鲜花、摆酒菜、烧纸钱,小孩子轮番磕着头。一切安当之后,外婆开始说话,她说的很慢很细,絮絮的将家中的境况唠叨一番后,又叮嘱了通不要担心家里,照顾好自己之类的话,我静静地盯着碑上的照片,黑白相片里的斯文男子,目光温和,嘴角含笑。我从不相信无稽的鬼神之说,佛家的业缘流转,可这一刻,我愿意相信,那个与我血脉相连的人,其实从未离开。每逢清明,他便静坐在这里,等待我们的到来,倾听我们的生活,然后展眉舒心地离开。是以,清明是我们与故人团聚的日子,我们在心灵上获得契合,死者得到安息,生者获得宽慰。我们不能遗弃死者,老人家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这种朴素的信仰帮我们守护着内心的道德准则。即使在神鬼之说已不在流行的当下,我们仍需一个清明,来怀念与祷告亡灵,这是我们对生命的尊重。

三月节,草木萌动,大地泛青,大气洁净故得名清明。清明是源远流长的文化节日,因与死生鬼神沾着边,还染着神秘的色彩。百坟拱起。千碑树立,烟雨朦胧,青草何离离。清明那黛青色的文化底蕴像是一幅流动的水墨画,氤氲在这远山近树流水人家里了。清明是为死别而存在的。古墓花影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面对浩渺的宇宙,人的生命如昙花一现,短暂而微薄,却总有些情历经岁月的淘洗依旧鲜活。那句让我的心尖冰凉的“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怅惘,那份“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的凄美,那种“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的悲戚……那些情感叩响内心深处的共鸣,那一刻我是荒野游荡的孤魂,而你是闻到我的人。当然,扫墓祭祀只是清明的一小部分,清明以其深远的内涵为人们塑造慎终追远,敦亲睦族,行孝品德。“寒食禁火”是古人清明的习俗,“浓杨花照野,寒食柳围村”的景象若能亲眼目睹,该有多好。娉婷十三馀的少女盛开在花一般的年岁里;“东风也作清明节,天遍来禽一树花”让人感叹,清明也有如此生机蓬勃的景象。清明文化,自是历史悠久内涵丰盛的。我们需要了然于胸,这是民族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更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

然而,当你真正走进清明,你最先遇到的不是生命与文化,而是,悲悯。那一刻世界如同落满雨的荒原,唯见哭声。这是为什么?因为爱,是爱。爱唤起你在濡湿的清明里心底的思念,那叫做人性的光芒,然后才有爱来支撑起生命的庞大架构,才有爱来负担起文化不朽的传承。我与外公素未谋面,我却如此爱他。我从小便知他是我的血亲,是每年清明我放在心尖上的人,只有在清明,外婆才会同我讲外公年轻时的金戈铁马的生活,母亲才会向我描述她心中高大威严的外公。外公也在我心中成了有血有肉的人。等我长大,我还要为我的孩子讲外公的故事。因为清明,这样的爱才能得以维系,在家族中代代相传。我们热爱清明文化,更是热爱这文化承载的弥足珍贵的爱。在追求对生活的热爱里,人们用“寒食”“秋千”“踏青”……的一砖一瓦构建起伟岸的文明。文化,如若没有鲜灵的爱,必如干瘪的果实。有爱,才有足够的力量来肩负文化传承的重任。爱,是清明的骨架,支撑着它屹立在历史长河中岿然不动。

清明雨,杏花树,牧童横笛,倒骑牛背。未经人世的小牧童奏响的笛声,婉转清亮,回响在凄凄长风,陌陌红尘之间……

(此文获“网信部携手在线征文一等奖”)

上一条:冰封的记忆

下一条:笑也依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