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 >> 在线文学旧栏目 >> 杂文 >> 正文

关于“独立”的认识

来源:原创作者:13级李娜
时间:2014-12-21 23:53:00点击:

虽然我仍处在学习和提高的时期,现在的很多观点不免和浅陋,但是我还是想将这不成形的思想写下来,兴许可以在多年以后看到自己的成长。

大学是青春中最富激情和活力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我们的生命得以真正地成长与蜕变,灵魂的芽儿不安分地奋力向上生长,狂妄地企图挣脱泥土的束缚。这一时期的我们都在经受着“转型期的痛苦”,何谓转型?我认为大学面临的最大的转型就是我们被迫去学会独立,更深一点,是人格的独立。

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此时,此地,此身,此时我能做的事,绝不推诿到下一时刻,此地我能做的事,绝不想着换另外一个境地我再做,此身我能做的事,我绝不妄想于他人来替代。”我想,这就是独立,它并非一个高大上的话题,每晚临睡前,想想今天的事情都做了吗?作业写完了没有?刚换下来的衣服洗了吗?如果今日事,今日毕,我想睡一个安然的好觉是没有问题的。

由独立,可以援引出一个子话题,就是独处,这个问题相对于“独立”来说更具体,更亟待解决。记得周国平在一篇文章的开头说到:“独处是一种能力。”大学了,我发现自己落单了,没有小伙伴陪同了,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我一度都是颇受打击的,有时候打好饭坐在桌子上开始吃,有些木然,我怎么就成了一个人呢?独来独往,飘来荡去的,真想像高中那样,经常三五个好姐妹结伴去吃饭,那是多么温暖的情境啊。转眼想想,“转型期的痛苦”嘛,经过一段时间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才清醒过来,慢慢地接受这样的现实,适应一个人的生活,爱上这种独处时的享受。负担大学陈果老师的公开课收到很多人的关注,她在课上专门讲解了“孤独”与“寂寞”的区别,“孤独”是有利于人思想和精神上的日益强壮的,有成就的的人以及成就定是在孤独中锻造的,而另一个词就没有什么积极意义,仅仅是一种情感上的感受罢了。

我们都在追求精神上的独立,我们希望当心灵处在一个充满诱惑的丛林中时,该往哪走。胡适也说过,你们不要去争自由,自由是外界给的,我们要争的是独立,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是奴隶。对,我们拥有足够的自由,在很多事情上我们有话语权,在这个全媒体,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以我们自有的空间和自由的方式去发表言论,但是拥有独立思想和个人独特见解的人少之又少,我们通常都是趋之若鹜,被大流所左右,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我们到底在想什么,我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和阅读背景,法国作家福楼拜说:“阅读是为了活着。”这话说是很有道理,我们阅读是为了活的更有分量。浏览知乎网页时,有网友问到阅读名著有什么用,底下的回答五月花八门,蒋方舟的回答脱颖而出,她说阅读名著和不阅读名著的人不同点可能在于,阅读的人在面临人生的一些艰难困苦的时候,他会主动地将自己从这个情景中抽离出来,看看未来会怎样,而不阅读名著的人在同样的境况下承受的纠结和压力可能更大。在阅读中,我们获得的是独立理智处理情感的一种方式。周国平在论理智和情感的关系时说道,当深邃的理智最终驾驭磅礴的情感,从最激烈的冲突中就能产生最伟大的成就。阅读就是可以让人在读这些成行排列的字符的时候培养出一种理性的思辨能力,让人形成缜密的逻辑链条。我们处于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接受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同时文化快餐化,我们很难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在以往的受教育阶段,总是被动地记忆与重复,逆反的厌读情绪就产生了并挥之不去,我们没有充分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阅读在精神的独立上所起的助力是不可估量的。一本书,叫《顾准文集》。顾准,是一个经济学家,思想家,翻开顾准文集,那不时出现的1973年、1974年,如同针一样刺着人心。那是什么样的年月?那时的顾准是什么样的处境?他是专政对象,妻离子散,随时都可以被当作阶级敌人从肉体上消灭。而他之所以没被革命者从肉体上消灭,也许是因为谁都看出,这老头儿活不长了。他开始每天发低烧,并且咳血。“读史”关注民生,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坚持研读现实。 他有一个双头台灯,希望在晚年能与妻子各坐一头,彼此夜读。

对,正如上面我所阐述的一样,阅读在精神的独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是一个培养“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的地方,这是大学与高中不一样的地方。大学最具资源和活力的地方是图书馆,这是中学时代所没有的。所以,大学时独立之精神的培养就与图书馆的书籍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妨去阅读,告别网络上快餐式、片段式的阅读方式,真正走进大学的心脏——图书馆,走进独立的核心——阅读!这是我对独立的阐释,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责任编辑:陈慧艳)

上一条:做自己的救赎

下一条:霸王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