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 >> 在线文学旧栏目 >> 杂文 >> 正文

爱国的蜡烛

来源:原创作者:13级 陈铭
时间:2014-12-15 19:12:00点击:

77年前,12月13日,充斥着尖叫与鲜血的南京好似人间地狱一般黑暗。血流成河的惨烈,回忆起来满满的都是伤痛。可是今天,我们仍要直面这种惨况,因为忘记屠杀,就等于第二次屠杀。

可究竟怎样才算是牢记历史?早上起床刷了一会儿微博,发现短短几小时满屏皆是意表哀悼的红蜡烛,一时间还以为自己不小心点进了国家公祭网。上上下下翻了翻,平日里在微博上耍贫逗趣的段子手一改惯常作风,各类大小明星也都纷纷挂上蜡烛,我却不禁皱了皱眉头。

难道每年只有到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才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吗?放眼满屏的蜡烛,好似不挂上那么一根就是对国难的冷漠。美籍演员Mike隋微博晒出一张图,有粉丝劝他在国家公祭日点个蜡烛,也有粉丝讽刺他对国难的感情与中国人“不同”。Mike隋的回应却让我觉得,站在另一个立场上看,不同于中日的偏激,他对于和平的理解也许更加到位。“不回避历史,积极面对未来,这不是微博蜡烛可以表达的”,仔细想来,确实如此。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不是让大家挂出一串串蜡烛就当哀悼了事的,它是用血淋淋的历史教导我们勿忘国耻。端午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屈原,但千百年过去了,还有多少人会在这天想起这位爱国烈士?三天的小长假,更多人是在谋划如何小小放松一番。谁都不想多年以后公祭日也演变成这副模样吧。

从电影《南京!南京!》到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四十九日•祭》,历史一遍又一遍被提起,那段血雨腥风,那些一幕幕闪过的画面,那些与命运抗争的人,都让我们为之动容,热泪盈眶。这段不可抹杀的历史,拿着刺刀长枪的日本兵,有的深深悔过,也有坚持不认。国人对日本的感情一直都非常复杂。几十年前的那段争战,虽然我们中大多数人都没有亲身经历过,却仍不能坦然相对日本,究其原因却发现多有盲目。在国家公祭这种特殊而日子里,反日情绪一不小心就被好事者点燃又无限放大,少部分人振臂高呼着“理性爱国”,又一个不小心,便被批为忘记历史,崇洋媚外。钓鱼岛事件平息了许久,但当年有多少认知愤慨,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钓鱼岛事件的来龙去脉?多数人了解的,不过是个新闻标题而已。在这个以速食为首选的时代里,愿意深究历史,理性思考的人越来越少。如此发展,“勿忘历史”最终会演变成什么模样?

若真有一天国难当头,我们能做什么?在微博上挂满蜡烛的大学生们,多少能研制出先进武器?多少能分析世界政治格局?多少能借历史观今事?与其借网络表哀思,不如静静默哀三分钟后,拿起桌上的书本继续奋斗。历史是惨痛的教训,而未来,掌握在大家手里!

(责任编辑:徐丹)

上一条:霸王心

下一条:国家公祭-无法承载的历史伤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