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 >> 在线文学旧栏目 >> 杂文 >> 正文

“观看”杂谈

来源:文学院在线作者:17级 陈伯伦
时间:2019-09-12 20:39:44点击:

    观看先于语言、文字存在,但并非意味着观看是一种先天自主有取舍的、无需学习的自发性的行为。

    取舍、组合、延伸、联系才是一种步入文明之后,人们对于观看的正确认识。然而眼前所看到的事物一定就是真实的吗?我们常在嘴边挂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言语,事实上这是一种理所当然的直觉性判断——因为事物就在眼前。但这仅仅只是看到而并非“观看”,观看是欣赏视觉艺术的基本方式,能使人由表面上升至思维上的思考,能够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仅仅是山,看水不仅仅是水”的状态,使人透过层层外观,直抵思想深处。电影中的象征性视听语言就是常常借用一个可感知的形象比喻某种外部事界感受而形成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抽象概念,例如电影画面当中的红色,常使人想到残忍、血腥、热情。

    观看是欣赏视觉文化的一种手段,米尔佐夫在《视觉文化导论》中说“视觉文化与视觉性世界有关,消费者借助于视觉技术在这些世界中寻求信息意义和快感。新视觉文化最惊人的特征之一是它越来越把那些本身并非视觉性的东西予以视觉化。”但这种观念只是现代才为人所赞同和拥有的,早在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时代,并不认为艺术是具有现代观念上“他对于人类文明有重要意义”。基于柏拉图的理念论决定了其如何理解文艺与现实的关系,在他之前的苏格拉底认为“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是’什么?或者说,认识事物的定义和概念,亦即我们所说的‘本质规定’。”柏拉图继承了他这个想法并将“为什么”命名为“理念”,他通过洞喻来阐述这一概念,同时这催生了他对于文艺的“模仿说”——艺术是模仿的模仿,是影子影子。它将现实世界作为蓝本,但现实世界又是理念世界的摹仿物,因此他认为模仿是低劣的,而且认为有关事物的技术有三种:使用者的技术,制造者的技术,模仿者的技术,而其中器物的使用者是最具发言权的,作为模仿者的艺术家所做的事是不真实的。例如乐器的好坏,工匠说了不算,演奏家说了才算!因而艺术家被喻成了镜子,他们只是对于一种现实的原原本本的模仿,被贬到了很低的位置,艺术与视觉文艺也同样被贬低。

    时至今日,人们对于视觉艺术及其文化的认识绝不是完全秉承柏拉图的艺术观,而是完全相反,尤其是在这个视图时代,它们已经超越了现实,迷惑性越来越强烈,充满了纳西瑟斯般的水镜中虚幻、欲望、威胁。

    我们常能遇到“买家秀”和“卖家秀”,“图片仅供参考”等的问题,这一切是利用了消费者对于脑中思维的直觉所达成的。通过视觉表达让人有理由相信“我”同“他”使用后效果一定相同,但事实绝非完全符合脑中的想象,追究其本质的原因我们可以通过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的“媒介即讯息”这一理论来解读,那么无论是怎样的艺术作品,其本质是艺术家们用来表达自己理念的一种媒介手段,到后来尼尔波兹曼于《娱乐至死》中提到的“媒介即隐喻”,结合来看我们也能提出视觉文化更当充满了迷惑性的隐喻与信息这一观念。最有力的例子便是影视作品中的蒙太奇手法,影视作品中通常用这一手法引导观众联想,从而达到导演想表达的意思,比如要表达子弹从头颅中穿过被枪杀的场景,为避免镜头太过于血腥,往往会将开枪后的画面与西瓜撞碎易拉罐打开的画面混剪,观众也能明白那个人已经死了,而且是子弹穿过了头颅,但实际上完全是两个毫无相干的镜头,却能表达出使导演与观众都能理解的意思,这不禁使我们开始怀疑,在现代视图时代下,什么才是真实?什么才是虚假?这已然不是千年之前,柏拉图时代所认为的视觉艺术仅仅只是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完全模仿。我们有理由相信手机像素越来越高,但所呈现的数字化影像越来越虚假!

(一审编辑:潘茜)

(二审编辑:于一博)

上一条:衣锦归乡 ——读《乡土中国》有感

下一条:一幅未完成的画?——由《撑阳伞的女人》想到

关闭